本發(fā)明屬于設備儲存相關,更具體地說,特別涉及一種基于物聯(lián)網(wǎng)的設備儲存裝置。
背景技術:
1、電子設備主要包括由微電子器件組成的電器設備和固定資產(chǎn)分類中的電子設備;由微電子器件組成的電器設備是指由集成電路、晶體管、電子管等電子元器件組成,應用電子技術軟件發(fā)揮作用的設備。電子設備在生產(chǎn)完成后需要運輸?shù)綑z測室進行抽檢,然而電子設備運輸通常采用智能機器人將電子設備運輸?shù)綑z測室內。然而現(xiàn)有技術中的設備儲存裝置存在如下缺陷:
2、現(xiàn)有技術中,設備儲存裝置不能根據(jù)電子設備的大小調整盒體內的間隔,從而導致不能很好的對電子設備固定在盒體內,使電子設備在運輸?shù)倪^程中容易出現(xiàn)位移的情況,從而導致電子設備碰撞損壞;
3、現(xiàn)有技術中,設備儲存裝置在對電子設備運輸?shù)倪^程中,由于路況引起的左右幅度的振動,從而容易造成電子設備碰撞損壞,存在安全問題;在運輸過程中發(fā)生事故的大部分原因是沒有處理好減震問題,時常因過震而發(fā)生事故。
4、于是,有鑒于此,針對現(xiàn)有的結構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種基于物聯(lián)網(wǎng)的設備儲存裝置,以期達到更具有實用及價值性的目的。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基于物聯(lián)網(wǎng)的設備儲存裝置,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
2、本發(fā)明一種基于物聯(lián)網(wǎng)的設備儲存裝置的目的與功效,由以下具體技術手段所達成:
3、一種基于物聯(lián)網(wǎng)的設備儲存裝置,包括防護框,所述防護框的內部設有箱體,所述防護框的兩側設有兩個履帶輪,所述箱體的上端設有蓋板,所述箱體的內部設有第一盒體與第二盒體,所述第一盒體的內部設有減震組件;所述減震組件包括兩個活動板,所述第一盒體的內部對稱滑動設有兩個彈性板,兩個所述活動板分別與兩個所述彈性板之間連接設有兩對緩沖組件;每個所述緩沖組件包括第一推塊,所述第一推塊的一端與所述彈性板的一側之間連接設有第一橡膠塊,所述第一推塊的另一端與所述活動板的一側之間連接設有第一彈簧,每個所述活動板的一側固定設有兩對第一限位塊,所述第一推塊的兩側設有兩個第二推塊,每對所述第二推塊的一端與所述彈性板的一側之間連接設有兩個第二橡膠塊,每對所述第二推塊的另一端設有兩個第三橡膠塊,每對所述第三橡膠塊分別與兩個所述第一限位塊的一側滑動接觸,每對所述第二推塊的另一端分別與兩個所述第三橡膠塊之間連接設有兩個第二彈簧,所述第一推塊的兩側分別與兩個所述第二推塊之間連接設有兩個轉動板。
4、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兩個所述轉動板的中間分別與所述第一盒體轉動連接設有兩個轉軸,每對所述第一限位塊的一側呈斜面結構,每個所述轉動板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推塊的一側轉動連接,每個所述轉動板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推塊的一側轉動連接,每對所述彈性板相互靠近的一側均呈斜面結構,每對所述彈性板之間的距離由上至下逐漸變大,兩個所述活動板在所述第一盒體的內部兩側水平滑動接觸。
5、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箱體的內部兩側分別固定設有兩個固定板,所述第一盒體與所述第二盒體的兩側均固定設有兩個第一滑塊,兩個所述固定板的中間分別設有兩個第一滑槽,兩個所述第一滑塊分別在兩個所述第一滑槽內豎向滑動接觸。
6、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兩個所述第一滑塊的內部分別滑動設有兩個第一推桿,兩個所述第一推桿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別與兩個所述活動板的下端接觸,兩個所述固定板的中間設有兩個第二滑槽,兩個所述第二滑槽的內部豎向間隔固定設有兩對第一導向塊,每對所述第一推桿相互遠離的一端分別與每對所述第一導向塊相互靠近的一側斜面滑動接觸,每對所述第一推桿相互遠離的一端分別在兩個所述第二滑槽內豎向滑動。
7、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每個所述固定板的內部豎向間隔設有兩對第二限位塊,每對所述第二限位塊相互靠近的一側兩端均呈斜面結構,每對所述第二限位塊相互靠近的一側兩端斜面上均設有若干第一彈性凸塊,每個所述第一滑塊的兩側分別設有兩個空心彈性件,兩個所述空心彈性件的相互遠離的一側均設有若干卡槽,每個所述第一彈性凸塊與所述卡槽擠壓接觸。
8、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每對所述第二限位塊相互靠近的一側中間均設有若干第二彈性凸塊,每個所述卡槽與所述第二彈性凸塊擠壓接觸。
9、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每個所述固定板的內部豎向間隔設有兩對壓板,每對所述壓板分別與兩個所述第二限位塊之間連接設有兩個第一彈性件,所述第一盒體的兩側固定設有兩對第二導向塊,每對所述第二導向塊的下端一側分別與兩個所述壓板的上端一側斜面滑動接觸,每個所述固定板的兩側分別設有兩個第三滑槽,每對所述第二導向塊分別在兩個所述第三滑槽內豎向滑動。
10、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每個所述第一推桿的內部滑動設有第二推桿,每個所述第二推桿的一端與所述活動板的下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推桿的內部分別與兩個所述空心彈性件的內部相互連通設有兩個伸縮連接管,兩個所述活動板的兩端分別固定設有兩對第二滑塊,所述第一盒體的兩側設有兩對第四滑槽,每對所述第二滑塊在每對所述第四滑槽內滑動接觸,每對所述第二滑塊分別與每對所述第四滑槽的一側之間連接設有兩個第三彈簧。
11、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箱體的內部下側設有第二彈性件,所述第一盒體與所述第二盒體的內部下側均設有第三彈性件。
12、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二盒體位于所述第一盒體的上側,所述第一盒體的內部結構與所述第二盒體的內部結構相同,所述第一盒體的兩側與所述箱體的內部下側之間連接設有兩對第一升降機構,所述第一盒體的兩側分別與所述第二盒體的兩側之間連接設有兩對第二升降機構。
13、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發(fā)明的一種基于物聯(lián)網(wǎng)的設備儲存裝置,通過第一彈簧、第一推塊、第一橡膠塊、彈性板的設置,兩個彈性板相互遠離配合兩個活動板固定,從而使兩個彈性板分別對兩對緩沖組件進行擠壓作用;彈性板移動推動第一橡膠塊與第一推塊移動,第一推塊移動對第一彈簧進行擠壓產(chǎn)生彈力且第一橡膠塊受到彈性板移動擠壓產(chǎn)生彈力,以便于在第一彈簧與第一橡膠塊的彈力作用下對彈性板進行緩沖減震作用,且通過兩個彈性板對電子設備進行限位緩沖作用。再通過每對彈性板相互靠近的一側均呈斜面結構,每對彈性板之間的距離由上至下逐漸變大,從而在兩個彈性板的作用下,對電子設備進行水平方向與豎向方向的限位作用,避免電子設備在第一盒體與第二盒體內任意移動。接著通過第二推塊、第二橡膠塊、轉動板、轉軸的設置,第一推塊移動帶動兩個轉動板分別繞著兩個轉軸進行轉動,兩個轉動板轉動帶動兩個第二推塊與第二橡膠塊移動,從而使兩個第二橡膠塊與彈性板之間的擠壓產(chǎn)生不斷加強,以便于不斷提高兩個第二橡膠塊擠壓產(chǎn)生的彈力,有利于提高緩沖組件對彈性板的限位緩沖作用。最后通過第三橡膠塊、第二彈簧、第一限位塊的設置,兩個轉動板分別繞著兩個轉軸轉動,從而使兩個第二推塊的一端向外側擺動;兩個第二推塊擺動帶動兩個第二彈簧與第三橡膠塊擺動,在兩個第一限位塊的斜面導向作用下,使兩個第二彈簧受到的擠壓程度不斷加強,提高兩個第二彈簧擠壓產(chǎn)生的彈力,進一步提高緩沖組件對彈性板的限位緩沖作用,以便于能夠對電子設備進行限位緩沖作用,避免電子設備碰撞損壞。
15、本發(fā)明的一種基于物聯(lián)網(wǎng)的設備儲存裝置,通過第一滑塊、空心彈性件、卡槽、第二限位塊、第一彈性凸塊的設置,第一滑塊向下移動帶動兩個空心彈性件向下移動,通過第二限位塊的一側兩端呈均斜面結構且第二限位塊的一側兩端斜面上均固定有若干第一彈性凸塊,及第一彈性凸塊與卡槽擠壓接觸,從而使第一滑塊與空心彈性件向下移動,空心彈性件受到若干第一彈性凸塊的擠壓程度不斷加強,以便于對第一盒體向下移動進行緩沖限位作用。再通過第二彈性凸塊的設置,第一盒體向下移動到第二彈性件的上側,兩個第二限位塊相互靠近的一側中間分別與兩個空心彈性件接觸配合若干第二彈性凸塊分別位于若干卡槽內,有利于對第一滑塊與第一盒體進行限位固定作用,避免在箱體移動的過程中第一盒體出現(xiàn)晃動的情況。最后通過第一彈性件、壓板、第二導向塊的設置,兩個第二導向塊相互靠近的一側下端分別與兩個壓板相互遠離的一側上端斜面滑動接觸,從而每對第二導向塊向下移動對兩個壓板進行擠壓,使兩個壓板相互靠近。兩個壓板相互靠近帶動兩個第一彈性件與第二限位塊相互靠近,兩個第二限位塊相互靠近分別對兩個空心彈性件進行擠壓,以便于加強兩個第二限位塊分別與兩個空心彈性件之間的摩擦力,進一步對第一滑塊與第一盒體進行限位固定作用,避免在箱體移動的過程中第一盒體出現(xiàn)晃動的情況。
16、本發(fā)明的一種基于物聯(lián)網(wǎng)的設備儲存裝置,通過第一推桿、第一導向塊的設置,第一盒體向下移動帶動兩個第一推桿向下移動,兩個第一推桿相互遠離的一端分別在兩個第二滑槽內向下滑動配合兩個第一推桿相互遠離的一端分別與兩個第一導向塊相互靠近的一側斜面滑動接觸,從而在兩個第一導向塊的導向作用下,使兩個第一推桿相互靠近。兩個第一推桿相互靠近推動兩個活動板相互靠近,兩個活動板相互靠近配合兩個彈性板受到電子設備抵住不動,從而提高對緩沖組件的擠壓產(chǎn)生,有利于提高對電子設備的擠壓固定作用。再通過第二推桿、伸縮連接管的設置,兩對空心彈性件受到擠壓,使兩對空心彈性件內的溶液通過兩對伸縮連接管進入兩個第一推桿內,兩個第一推桿內的溶液推動兩個第二推桿相互靠近,兩個第二推桿相互靠近帶動兩個活動板繼續(xù)相互靠近。兩個活動板繼續(xù)相互靠近配合兩個彈性板受到電子設備抵住不動,從而進一步提高對緩沖組件的擠壓程度,進一步提高對電子設備的擠壓固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