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鋼桁梁施工,具體而言,涉及一種上下分體式整節(jié)段鋼桁梁總拼方法。
背景技術:
1、鋼桁梁是一種使用鋼材構建的橋梁結構,其主要特點是利用桁架作為承重結構,是現(xiàn)代橋梁建設中不可或缺的結構形式。
2、相關技術中,鋼桁梁通常由不同桿件和板件組成,為了保證梁體的尺寸精度,現(xiàn)有鋼桁梁在施工時通常需要事先整體拼裝,再整體發(fā)運至現(xiàn)場安裝,但是,在拼裝過程中,為了實現(xiàn)鋼桁梁整體拼裝往往需要對應搭設大型專用拼裝胎架,而這會影響鋼桁梁的施工效率。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發(fā)明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在保證尺寸精度的同時提高施工效率。
2、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上下分體式整節(jié)段鋼桁梁總拼方法,包括:
3、在第一設定區(qū)域分別拼裝得到上桁架和下桁架;
4、將所述上桁架吊裝定位至所述下桁架上方,然后在所述上桁架與所述下桁架之間設置輔助定位結構,其中,所述輔助定位結構包括可拆卸連接的上定位柱和下定位柱,所述上定位柱的上端與所述上桁架連接,所述下定位柱的下端與所述下桁架連接;
5、將所述上定位柱與所述下定位柱拆分,然后以所述上桁架和所述上定位柱作為第一組件,以所述下桁架和所述下定位柱作為第二組件,將所述第一組件從所述第二組件上吊離;
6、在第二設定區(qū)域將所述第一組件與所述第二組件組接以得到鋼桁梁。
7、可選地,所述上定位柱的下端設有第一法蘭盤,所述下定位柱的上端設有第二法蘭盤,所述第一法蘭盤與所述第二法蘭盤螺栓連接,以使所述上定位柱與所述下定位柱可拆卸連接。
8、可選地,所述上定位柱的上端設有上連接板,所述上連接板與所述上桁架連接。
9、可選地,所述下定位柱的下端設有下連接板,所述下連接板與所述下桁架連接。
10、可選地,所述上連接板的上端設有連接柱,所述上桁架的底部設有與所述連接柱相配合的過孔。
11、可選地,所述輔助定位結構包括兩個所述上定位柱和兩個所述下定位柱,兩個所述上定位柱與兩個所述下定位柱分別對應可拆卸連接,兩個所述上定位柱之間連接有第一橫撐桿,兩個所述下定位柱之間連接有第二橫撐桿。
12、可選地,所述在所述上桁架與所述下桁架之間設置輔助定位結構時,所述輔助定位結構設置有多個,且所述輔助定位結構在所述上桁架與所述下桁架之間呈陣列排布。
13、可選地,在所述在第一設定區(qū)域分別拼裝得到上桁架和下桁架的步驟中,所述上桁架和所述下桁架在所述第一設定區(qū)域內分區(qū)獨立拼裝。
14、可選地,所述在第二設定區(qū)域將所述第一組件與所述第二組件組接以得到鋼桁梁包括:
15、將所述第一組件與所述第二組件轉移至所述第二設定區(qū)域;
16、架設時將所述上定位柱和所述下定位柱進行連接,以使所述第一組件定位于所述第二組件,即得所述鋼桁梁。
17、可選地,所述將所述上定位柱與所述下定位柱拆分,然后以所述上桁架和所述上定位柱作為第一組件,以所述下桁架和所述下定位柱作為第二組件,將所述第一組件從所述第二組件上吊離之后,所述在第二設定區(qū)域將所述第一組件與所述第二組件組接以得到鋼桁梁之前,還包括:
18、在所述第一組件上完成下一節(jié)段所述上桁架的拼裝;
19、在所述第二組件上完成下一節(jié)段所述下桁架的拼裝。
20、本發(fā)明的上下分體式整節(jié)段鋼桁梁總拼方法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鋼桁梁通常由上桁架和下桁架組成,而本方案通過在第一設定區(qū)域分別拼裝得到上桁架和下桁架,可以實現(xiàn)鋼桁梁分模塊同時施工,這樣有利于提高施工速度,從而使鋼桁梁整體施工效率更高。進一步地,在傳統(tǒng)鋼桁梁將結構設置為上桁架和下桁架的基礎上,本方案通過增設輔助定位結構可以起到輔助定位的作用,具體來說,正是因為輔助定位結構是在上桁架與下桁架相互定位的情況下安裝,所以當將拆分后的上定位柱與下定位柱再次連接時也可保證上桁架與下桁架再次定位,從而在第二設定區(qū)域將第一組件與第二組件進行組接的過程中,可借助上定位柱與下定位柱再次連接以使得上桁架快速定位于下桁架,保證上桁架與下桁架之間的定位精度,進而確保鋼桁梁的尺寸精度。
1.一種上下分體式整節(jié)段鋼桁梁總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分體式整節(jié)段鋼桁梁總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柱(31)的下端設有第一法蘭盤(311),所述下定位柱(32)的上端設有第二法蘭盤(321),所述第一法蘭盤(311)與所述第二法蘭盤(321)螺栓連接,以使所述上定位柱(31)與所述下定位柱(32)可拆卸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上下分體式整節(jié)段鋼桁梁總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柱(31)的上端設有上連接板(312),所述上連接板(312)與所述上桁架(1)連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上下分體式整節(jié)段鋼桁梁總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定位柱(32)的下端設有下連接板(322),所述下連接板(322)與所述下桁架(2)連接。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上下分體式整節(jié)段鋼桁梁總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連接板(312)的上端設有連接柱(313),所述上桁架(1)的底部設有與所述連接柱(313)相配合的過孔。
6.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上下分體式整節(jié)段鋼桁梁總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定位結構(3)包括兩個所述上定位柱(31)和兩個所述下定位柱(32),兩個所述上定位柱(31)與兩個所述下定位柱(32)分別對應可拆卸連接,兩個所述上定位柱(31)之間連接有第一橫撐桿(33),兩個所述下定位柱(32)之間連接有第二橫撐桿(34)。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分體式整節(jié)段鋼桁梁總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上桁架(1)與所述下桁架(2)之間設置輔助定位結構(3)時,所述輔助定位結構(3)設置有多個,且所述輔助定位結構(3)在所述上桁架(1)與所述下桁架(2)之間呈陣列排布。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分體式整節(jié)段鋼桁梁總拼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第一設定區(qū)域分別拼裝得到上桁架(1)和下桁架(2)的步驟中,所述上桁架(1)和所述下桁架(2)在所述第一設定區(qū)域內分區(qū)獨立拼裝。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分體式整節(jié)段鋼桁梁總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二設定區(qū)域將所述第一組件與所述第二組件組接以得到鋼桁梁包括: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分體式整節(jié)段鋼桁梁總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所述上定位柱(31)與所述下定位柱(32)拆分,然后以所述上桁架(1)和所述上定位柱(31)作為第一組件,以所述下桁架(2)和所述下定位柱(32)作為第二組件,將所述第一組件從所述第二組件上吊離之后,所述在第二設定區(qū)域將所述第一組件與所述第二組件組接以得到鋼桁梁之前,還包括: